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,中国选手创个人最佳

admin 综合频道

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作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,本届比赛吸引了c7娱乐入口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c7娱乐在线3万余名选手参赛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米鲁·贝克勒(Tamiru Bekele)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打破赛会纪录;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·鲁托(Jepkosgei Ruto)以2小时18分22秒的成绩摘得,中国选手表现亮眼,李子成以2小时08分15秒获得国内男子第一,张德顺则以2小时24分07秒刷新个人最好成绩。

赛事概况:天时地利人和

本届北京马拉松以“奔跑无界,健康同行”为主题,赛道延续经典路线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终点为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,全程42.195公里,比赛当日天气晴朗,气温适宜(8-15℃),为选手创造佳绩提供了理想条件,赛事组委会在医疗保障、补给站设置和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全面升级,共设立15个饮水站、8个喷淋点,并配备200余名医护人员和50台AED设备,确保赛事安全。

国际高手对决:贝克勒打破尘封5年纪录

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名将塔米鲁·贝克勒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劲实力,半程用时1小时02分45秒,领先第二集团近1分钟,进入30公里后,贝克勒进一步提速,最终以2小时05分38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(2019年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创造的2小时07分06秒)大幅提升,赛后采访中,贝克勒表示:“北京赛道氛围热烈,最后5公里观众的呐喊给了我巨大能量。”

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·鲁托与埃塞俄比亚的耶沙内·德雷杰(Yeshaneh Dereje)展开激烈争夺,两人交替领先直至40公里处,最终鲁托凭借冲刺阶段的爆发力险胜,成绩2小时18分22秒,德雷杰以2秒之差屈居亚军。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,中国选手创个人最佳

中国军团突破:李子成、张德顺闪耀主场

中国选手在本届赛事中表现抢眼,34岁的老将李子成以2小时08分15秒完赛,不仅刷新个人最好成绩(原PB为2小时09分21秒),更成为中国马拉松历史上第五位跑进2小时09分的选手,他在赛后激动表示:“感谢团队的科学训练,今天的配速策略执行完美。”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破赛会纪录,中国选手创个人最佳

女子组中,张德顺以2小时24分07秒获得国内第一(总排名第四),将个人PB提升近2分钟,这位28岁的云南姑娘赛后坦言:“赛前目标是2小时25分,没想到能突破这么多。”何杰(2小时09分45秒)、杨绍辉(2小时10分12秒)等选手也跑出赛季最佳,展现了中国马拉松的整体进步。

业余跑者风采:全民参与的体育盛宴

除精英选手外,本届赛事更是一场全民健身的嘉年华,参赛选手中,年龄最大的为78岁的北京退休教师王建国,他以5小时32分完成比赛;年龄最小的则是18岁大学生刘芳,首马即跑出3小时58分,赛事还设有“环保跑者”方阵,数百名选手身着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参赛服,倡导绿色运动理念。

科技赋能:AI与大数据成亮点

本届北马首次引入AI实时追踪系统,通过人脸识别和芯片数据,观众可在官方APP上实时查询任意选手的位置和配速,组委会联合运动科研机构,对顶尖选手的跑姿、步频等数据进行分析,未来计划将这些成果应用于业余跑者的训练指导。

赛事经济效应:带动消费超3亿元

据北京市体育局统计,本届马拉松直接带动酒店、餐饮、旅游等行业消费达3.2亿元,起点周边酒店入住率高达95%,完赛奖牌“长城雄关”设计更引发社交媒体热议,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次。

展望未来:中国马拉松的机遇与挑战

随着国内选手成绩稳步提升,中国田径协会秘书长于洪臣表示:“下一步将加强青训体系,同时推动更多城市举办高标准赛事。”而本届北马的成功,也为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在北京的举办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不仅是一场竞技体育的巅峰对决,更成为展示城市活力、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平台,从职业选手的突破到业余跑者的热情,从科技创新的应用到绿色理念的践行,这场赛事再次证明:马拉松早已超越跑步本身,成为一种凝聚力量的文化符号。

0 23